《坚持“两个相结合” 实现“三个新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课程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同时强调在新时代里新征程上,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今,各级党组织、各级行政机关、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本课程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四卷以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丛书和丰富的党史、政史资料,向听众特别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指明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方向、结合方向、突破方向。
【课程收益】
党员和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员工通过学习本课程,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提升了个人理论水平,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武装头脑,增强了执政能力、工作能力,从而为提高政治站位、开拓工作成效打牢了基础。
【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特色是角度新颖、理论深刻,不仅作了面上的解读,重点是点上的深入,既突出亮点,有具有独到之处,既讲清楚了中国的具体实际,又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区别,还讲清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讲清楚了“优秀”之所在。最后指明了“两个相结合”的方向和结合的具体方面,让听众顿悟出“实现三个新突破”,既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含,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出新新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对象】
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教育工作者
【课程时长】
半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前言
党的二十大之后,党史学习教育步入常态化。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继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出新新成果打下了基础,也为坚持“两个相结合” 实现“三个新突破”铺垫好了良好的开端。
二、 上篇:关键词
1、 中国的具体实际
1) 新时代
2) 新征程
2、 新的征程上
1) 两个阶段:2020-2035,2035-2050
2) 新发展理念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2) 立场、观点、方法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传统文化
2)优秀体现在哪里?
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
5、结合——中国共产党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三圆叠加”,接下来如何继续,就要大胆实践!
三、 下篇:实践论
1、 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相结合,实现新发展理念新突破
1)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乡村振兴:七条路子、五个振兴
3) 移风易俗文化、乡贤文化、传统民俗文化
4) 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
5) 发挥道德模范、技术能手作用,引领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成才做贡献
2、 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新突破
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讲堂、文明实践活动
2) 仁爱仁政——精神家园
3) 精忠报国——天下之德,莫大乎忠
4) 德才兼备——担当大任
3、 与铸魂育人、文艺创作相结合,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新突破
1)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2)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 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4) 家庭教育,上好第一堂课
5) 文化兴盛,国家富强,民族兴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迎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相信“坚持‘两个相结合,实现‘三个新突破’”,一定能继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出新新成果。
备注:课中案例
案例1: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之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为例
案例2: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初心》《谷文昌》事迹为例
案例3:以本人系列思政课为例